选择精益生产,还是敏捷供应?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制造业领域的企业都在通过诸如零库存、适时供应(JIT)等所谓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然而,在当今快速变换的市场环境下,低价格不再是保持公司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了。如何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并使之转化为商机,为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做出贡献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管理不再单单是生产运营人员用来提高制造效率、削减成本的工具,它同时也成为市场营销人员在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里用来区分其他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
辨析“精益生产”与“敏捷供应”
敏捷的企业有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把“敏捷”和“精益”混淆起来。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生产系统”,它主要着眼于减少和消除浪费,以求少投入多产出。虽然有时精益生产可能是组成敏捷供应链的要素之一,但其本身并不能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有些情况下,诸如产品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和需求量以及较少的种类,运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是有意义的。但是当我们把“精益生产”的理念适用到多品种少需求、且产品需求多变的环境时,它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应该是适用“精益生产”还是运用“敏捷供应链”,它们是:可预测性、需求量以及多变性。当产品的需求多变、较难预测且产品的品种较多时,我们应该使用“敏捷供应”;而当产品的需求比较平稳变化不多、品种较少且需求量较大时就应该适用“精益生产”。
此外,决定是使用 “精益”还是“敏捷”,还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当企业以低成本和低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时,应该考虑适用“精益生产”方式;而当企业以优良服务来赢得客户时,“敏捷供应”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敏捷供应链四大特点
敏捷供应链包含以下四大特征:市场敏感、虚拟链、流程集成和基于网络。
市场敏感
敏捷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应该是敏感的,所谓市场敏感是指企业应该掌握并对实际需求进行反应。企业的
生产计划应该以实际需求为驱动,而不是基于对历史销售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需求预测。
案例: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戴尔公司的计算机直销模式。戴尔公司不像其他企业一样对最终成品保有库存,而只是对部件,如硬盘、内存、键盘等持有少量的库存,用户通过戴尔的因特网,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机器进行在线配置并下订单。
虚拟链
虚拟链的含义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之间共享数据形成一个虚拟的供应链。我们常常见到的一种事实情况是,由于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传递时产生了扭曲,所以形成了所谓的“牛鞭效应”,即最终用户实际需求的微小变化会导致上游企业订货量的大幅度变动。
案例:思科公司是运用因特网实现虚拟供应链的典范。思科公司通过公司外部网连接零部件供应商、分销商和合同制造商,以此形成一个虚拟的、适时的供应链。当客户通过思科的网站订购一种典型的思科产品如路由器时,所下的订单将触发一系列的消息给其生产印刷电路板的合同厂商,同时分销商也会被通知提供路由器的通用部件如电源。
流程集成
在买主和供应商之间实现协同工作、产品共同开发、通用系统以及信息共享。通过这种流程集成的方式,企业可以更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开发,而把其他活动外包出去。
案例:现在有许多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实施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时刻监视其客户(这里是指零售企业)的库存,当库存下降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供应商会自动对其进行补仓。零售企业也会及时提供销售数据给供应商,为供应商决定补仓数量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网络
供应链应该是像网络一样联系在一起的合作伙伴的联合体。个体企业不再是以单独的形式进行竞争而是以供应链网络的形式进行竞争。我们已经进入了的“网络竞争”时代,最终能够胜出将是那些能够更好组织、协调和管理与其合作伙伴关系,使其所处的网络能够提供更好、更贴近和更快的服务给其最终用户。
案例:日本最大移动电话服务提供商NTT DoCoMo从1999年开始提供手机上网服务“i-mode”,i-mode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公司独到的合作伙伴战略是分不开的。i-mode的合作伙伴战略主要特点是,i-mode只专注其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的功能,并为其上下游企业获取利润和发展空间提供便利,以此迅速扩大i-mode的网络效应。
首先,NTT DoCoMo通过开放i-mode协议,使得手机等通信设备生产商能够容易地生产与i-mode功能匹配的手机,提高了i-mode手机的市场影响和占有率,也促进了i-mode手机价格的下降,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买得起i-mode手机。
其次,当NTT DoComo开发i-mode协议时考虑到与现行网站广泛使用的HTML协议的兼容,使得为网站开发的内容能够很容易地转化为i-mode手机可以阅读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i-mode手机浏览网站。
再次,i-mode的收费策略也吸引了网络内容提供商乐意为i-mode制作网页,提供服务。在i-mode之前,网络内容提供商要自己向用户收取信息费,而i-mode则对经过NTT DoComo审核的i-mode内容提供商代为向用户收取信息费,使得内容提供商的收入得到了保证。
最后,i-mode的定价策略也促使了用户能够长时间的在线。以往的移动通信都是按使用时间来收费的,而i-mode则推出按数据传输量来计算费用,从而使用户可以长时间地在线而不必担心支付高额的通信费。
“精益生产+敏捷供应”的混合模式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可以使用纯的“精益生产”或“敏捷供应”战略,但在多数情况下一种混合模式可能会更加适合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所提供产品的特性以及市场的要求。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分割点”的概念,它是指实际需求从供应链下游往上游所能达到的最远点。
分割点把供应链分割成两部分:在分割点的左边,供应链是以需求为驱动的,而在分割点的右边,供应链是以预测为驱动的。
当实际需求只是停留在零售商处,所以制造商只能根据对最终产品进行销售预测,并且库存是以最终产品的行式存在。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如果销售预测不准确时,极有可能产生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情况;而当实际需求向上传递到制造商时,制造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排生产,而此时的库存将以通用部件或半成品的形式存在,在收到客户确切的需求时再进行组装生产。我们称之为“延迟”策略。“延迟”策略是敏捷供应链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延迟”策略的好处有几点:第一,因为库存是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可以减少库存的种类和水平;第二,可以更好应付需求的变化,因为通用部件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三,对通用部件的预测远比对最终产品的预测要来得容易。
由于可以掌握实际需求,其左边的供应链可以运用“敏捷供应链”的模式来获得较高的
客户服务水平和销售利润;而其右边由于对最终需求无法掌握,只能根据预测进行生产。此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并削减成本成为其关键制胜要素。而“精益生产”模式正好适应这方面的需要。如我们前文所举的戴尔、思科等著名企业的例子无一不使用了这里所谓的“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