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经营者业绩评价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组合,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结起来从而缔结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网络。而作为各种利益相关者代理人的经营者,被相关利益者赋予经营管理权后,必须保证组织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在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而且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极不对称。因此为了避免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建立有效的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这些约束与激励来自于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公司治理结构、业绩评价与报酬计划。而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是这一机制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演变
经营者的业绩,即指经营者个体业绩,是经营者依据其自身知识、能力、经验、关系等素质合理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形成影响和最后结果体现。而业绩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采用了不同的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从西方发达国家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来看,业绩评价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指标评价阶段。
成本业绩评价的出现是随着商品经济出现而随之萌芽的,其特点即为以“经营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作为判断评价指标。20世纪初,随着从事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多个各自独立的单一经营公司合并创立的杜邦公司创立了杜邦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它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和基础,从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着手,层层分解,构建起一个包含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内部报酬率等的财务指标体系。随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在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营者绩效评价更多地转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上,转向了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
而企业价值研究是在“MM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财务学教授米勒博士于1956年提出:公司价值取决于投资组合,而与资本结构和股息政策无关)的基础上展开的,企业价值的确定主要是以企业帐面价值、重置价值折现现金流量法、相关比较乘数法和期权定价法来确定的。在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方法中,由Stern Steward & Chew在1994年提出的经济增加值(EVA)评价经营者绩效是全新的理念,但是以企业价值评价经营者绩效的前提是将企业价值作为经营者的绩效,而企业价值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经营状况,却并不能完全且充分地反映非财务影响,没有区分绩效中哪些是可控因素而哪些是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最后,它也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为探求一种更为可行有效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方法,由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应运而生。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可以在企业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探索。
二、经营者业绩评价的设计
1、 设计原则 (次标题)
经营者是企业运营的关键人物,对其业绩评价是否公正合理,影响到对其激励是否有效,最终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发展。经营者的业绩体现在运营状况上,但运营的结果并非经营者努力的全面反映,因此对其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业绩评价指标要反映企业战略关注点。企业战略通常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均衡的理性选择,而经营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代理人,也有其自身的追求。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将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战略传达给经营者,并且使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以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获取各自所期望的利益。业绩评价指标是这种利益沟通的手段,因此,是否反映了企业的战略重点是评价指标优劣的重要判断标准。
第二、经营者业绩评价必须体现为长期和短期指标的结合。企业的价值是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而短期的利益又是长期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的协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财务指标往往只代表投资者的利益,却表现不出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而知识经济时代,谁也不能单独主宰企业,只有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协调才能保证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评价时,有必要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进来,引入“顾客满意程度”、“员工满意程度”一类的非财务指标。另外,随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要保持优势越来越倾向于一些无形资源,如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员工的士气及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一些非财务性指标,是长期价值的可靠来源。
第四、公平性原则。股东给经营者的报酬由评价指标确定,报酬的计算公式为:S= + ,其中 为固定工资, 是激励强度系数, 是经营者业绩水平指标,通常是受个人的努力程度和随机变量(外部影响因素)影响的。其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即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而不可控因素是经营者个人努力下无法改变和影响的因素,通常指国家宏观政治与经济政策、行业景气程度、行业竞争状况,甚至天灾人祸等自然因素以及其它一些随机性因素。因此,企业的价值也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价值大小并不是与经营者的个人努力程度一致的。另外,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企业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本身采取的手段来自一个团队,不仅仅是经营者。其实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业绩有很大的影响,在评价经营业绩时,还要合理地考虑不可控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否则会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
2、业绩评价设计
平衡计分卡的立足点是企业的长期发展,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将公司的战略和具体目标联系起来,提供了评估过程与目标一致程度的工具,并显示达成这些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是一种集成了整个价值链过程中的目标的系统的业绩评估过程。其涉及公司经营的四个方面: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前面提出,企业的业绩与经营者的业绩并不完全吻合。一方面,企业的绩效价值是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评价,是由资源结构、质量以及经营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过程。而经营者的绩效是他任职期间所付出的努力和才智的结果。另一方面,经营者的业绩受经营时间,即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影响。从本质上讲,经营者的业绩只与其努力程度和能力素质水平相关,而企业绩效价值却是一个适应环境的结果,会受到可控与不可控两种因素的影响。设A为经营者的业绩集,B为企业价值业绩集,则两者的关系可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