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物流管理 >> 正文

培训文章

包装产品质量管理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地包装产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新管理模式和新生产方式不断出现,概括起来,现代质量管理技术大致上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包装企业应积极应对,适时调整,采用新的对策搞好产品质量管理。
趋势之一:用户的需求多样化,包装产品的生产模式中多品种小批量将逐渐增多。
对策:大力研究并推广应用并行的、实时的、面向中小批量  质量控制理论和技术。
21世纪的市场是动态多变的,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历此,风行于20世纪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将会让位于面向顾客订货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包装产品的用户需求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原来常用的、面积大批量  质量控制技术,特别是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已不再适用。因为统计质量控制中,必须具有数量足够的样本,例如不少于50个,才能提出统计结论,否则,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放无意义。而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批量往往不到50件,因此无法再应用制图、抽样检验理论进行质量控制。把并行工程技术和在线实时控制技术强入质量控制实践中,将是中小批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制造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在线实时检测和反馈控制技术上。
趋势之二:通过完善产品设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对策:重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采用可信性设计、健壮设计和质量功能配置等新技术。
根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检验只能剔除废交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应将提高设计质量放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除对设计结果进行评审外,还应在设计过程中采有各种现代设计技术,如可信性设计、健壮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动态设计、有限元分析、仿真技术等,保证包装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从用户的观点去看质量,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特性,即性能、可信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以上六个特性中,可信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国家标准GB/6583-94中,对可信性下的下义为:描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等性能的一具集合术语。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三次设计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产品设计不进行质量控制,用最低的制造成本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对社会造成损失最小的产品。其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重点在参数设计,国外称为健壮设计,即运用正交试验法或优化方法确定系统各元、器件参数的最佳组合,使系统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质量波动最小。即质量最稳定。
质量功能配制又译作质量功能展开,即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将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精确无误地转移到产品寿命循环每上阶段的有关技术和措施中去。实施QFD后,企业收到的效益是巨大的。日本丰田公司应用QFD技术,从1979年10月到1984年4月间,开发新的集装箱车厢费用累积降低61%,产品开发周期减少1/3,而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趋势之三:生产型标准让位于贸易型标准,美学质量对包装产品的影响逐渐加大。
对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包装产品的质量标准,注意提高包装产品的美学质量。
产品的质量标准分为生产型标准和贸易型标准。目前,国内包装企业的产品标准基本是执行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质量标准,即生产型标准,同时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监督。生产者把生产的产品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作为目标。而国际上通行的则是贸易型标准。二进的区别在于在标准体系的构成上前者大多为国家标准,后者虽然也包括了国家标准,但更多的是生产者根据市场和本企业的情况而制定。在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上,前者以指导生产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不注重市场需求的变化,后者则主要以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为出发点;在标准的指标方面,前者指标多、项目细,后者只有为数不多的基本指标,其它要求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而适应性强,将产品质量标准定位于用户的需求。
在包装产品的贸易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包装产品的美学质量。人们对于商品不仅要求其满足使用需要,更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和享受。不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人才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是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加强包装产品的美学质量针成为包装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趋势之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日益深化
对策:应重视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对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将质量控制向管理领域扩展,要管理好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现整体性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从局部性管理向全面性、系统性管理发展是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包装企业应特别注意提高管理水平,树立起全员质量观念,这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最新研究表明,虽然所有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在生产部门进行的,但在所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中,有60-70%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于设计、制造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缺陷造成的。以纸箱生产为例,平整笥好的瓦楞纸板有利于纸箱的顺利生产,是生产高质量纸箱的前提条件,而纸板质量和配纸合理与否是影响瓦楞纸板平整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操作水平又是决定纸板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不仅驻是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还应包括采购、设计、工艺、生产、包装和运输等所有部门的参与。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一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规范经和具体化。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是目前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强调满足用户需求,强调可追溯性,有问题可以查明和改进,强化员工的自主管理意识,把不合格产品杜绝在萌芽状态。在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中,应严格按规范办事,防止走过场现象,特别是要防止为认证而认证。因为质量认证的目的是最终提高本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不是仅仅为了企业形象的宣传。
趋势之五:生产第一线工人参与质量控制。
对策:应特别重视提高企业生产工人的个人素质,加强培训和教育。
质量控制存在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每位员工特别是生产每一线工人的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企业的质量管理实施中,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生产每一线工人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日本企业认为,现代产品的结构愈来愈复杂,仅靠少数质检人员的努力,无论如何不可能将产品质量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对工艺过程最为了解,最容易发现产品和零部件的缺陷。因此,将生产第一线工人纳入质量管理和控制队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几十年来,日本产品称霸国际市场,这种作法起到重要的作用。
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办法是与小组化工作方式相结合。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涉及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卫生,甚至包括搞好工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开展业余活动等方面。
在生产实践中,应强调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思想。生产者的个人素质对质量管理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生产者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全面质量管理、工艺流程等,这是从多年的质量管理实践中总结的一条宝贵经验。
趋势之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逐渐成为产品质量管理的关键。
对策:加强计算机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先后发展了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计算机集成质量信息系统CICQIS和环境质量信息系统QIS,从而进入了计算机辅助质量工程阶段。不仅加快了质量信息的处理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丰富了质量管理理论,促进了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生产现场质量数据,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手段。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产业革命。计算机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智力物质化,使知识和智能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目前,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显示出巨大威力。商品包装造成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已实现计算机化。交计算机技术引入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样会产生巨大作用。目前,计算机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通过信息网络发布和获取各种市场质量信息、工序质量自动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数据采庥、统计分析等环节,但是已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这将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趋势之七:质量成本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
对策:在质量管理和管制中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质量。
国家标准GB/T6583-94中对质量成本下的定义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质量而造成的损失。在标准中对该定义有两个注解:1)组织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2)某些损失可能难于量化表示,但很重要,如丧失信誉。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最早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他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提出了以货币为评议的质量报告,促使企业更深刻地了解以产品质量更深层次的问题,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深刻影响。随着产品质量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加了对产品质量的投入,形成的质量费用支出越来越大。因此,在强调经济效益的今天,企业越来越注意通过质量成本的研究来选择适合的质量管理办法,对质量成本的研究分析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
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费用,带来相应的成本。从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包装企业质量管理大致经过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现已进入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阶段。从中可以看出,包装企业在质量管理中运用的技术和方法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投入也是不断加大的。但增加投入会不会造成质量过剩等问题已引起企业的日益关注。为了能够解决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包装企业应大力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使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平衡质量投入和质量效果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质量管理方法,以较小的质量管理投入生产出符合用户质量要求的产品。

上一篇:抽样检验方法简介 下一篇:如何用田口方法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