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战略制定的环境监测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环境监测涉及三个阶段:
①搜索环境中可能预示重大变化的信号,如货币走势、通货膨胀、罢工、物资短缺、科技突破和产业超负荷等。
②辨别哪些商品/物资可能会在环境变化时受益或遭受威胁,也就是所谓的敏感商品。
③评估因这类环境变化引起组织机构供应状况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根据利润和供应风险的准则,可将采购项目分为四类,如下表示。
表 采购物资需求的分类
采购的重点
|
主要任务
|
所需信息
|
决策层次
|
策略项目
(对利润影响大,高供应风险)
|
●精确的需求预测
●详细的市场调查研究
●长期供应关系的开发
●自产还是采购的决策
●风险分析
●应变计划的制订
|
●极具体的市场行情数据
●远期的供求趋势信息
●正确的竞争情况情报
●行业成本曲线
|
最高层
(如副总裁一采购
部)
|
瓶颈项目
(对利润影响小,高供应风险)
|
●物流、库存和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
●货量保障(如必要,设定起步基价)
●供应商控制管理
●安全库存量
●备用计划制订
|
●具体的市场行情数据
●中期供需预测
●准确的市场信息
●库存成本
●维护计划
|
较高层
(如部门主管)
|
平衡项目
(对利润影响大,低供应风险)
|
●充分开发采购的能力
●供应商的选择
●产品的替代
●目标价格策略
●谈判
●合同采购/零星采购并用
|
●较具体的市场行情数据
●中短期的需求计划
●精确的供应商数据
●价格/运输费率预测
|
中层
(如采购组长)
|
非关键项目
(对利润影响小低供应风险)
|
●订单量的优化
●产品标准化
●订单量的监测/优化
●有效处理
●库存量的优化
|
●好的市场前景
●短期需求预测
●经济的订单数据
●库存水平
|
下层
(如普通采购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