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订货计划是根据月物料需求计划来制订的,而月物流需求计划则要细化到周需求计划,这就要求采购部门根据月采购计划确定每次订货的数量或订货次数。下面介绍三种订货方法。
2.经济批量法( 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
订货批量大小对运输和库存成本有不同影响:订货批量大,订货次数少,运输成本低,库存成本高;反之,订货批量小,订货次数多,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低。
经济批量就是指当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总和最低时所对应的批量(如图所示)。
式中:
D——全年平均每周的总需求量(件/周);
S——每次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元/次);
H——单位库存费用(元/件•周)。
假定D =100件/周,则:
当某周的净需求大于现有库存数时,就以300件或300件的整倍数订货。
对应的相关费用为:
运输费用:90元/次×3次=270元
库存费用:0.2元/件×1150件= 230元
总费用=运输费用+库存费用= 270元+230元=500元
经济订货批量比准时订货的总费用低得多。但也应该看到,因每周需求量大小差异很大,而订货数量则为一个恒量,就必然形成较大的库存。因此,经济订货批量一般适用需求变动小、批量大的物料采购,如钢厂煤炭、铁矿石,食用油厂大豆等的订货可采用此法。
3.周期订货批量法( Period Order Quantity,POQ)
由于EOQ法仅考虑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的关系,未考虑需求变化的因素,因此,导致库存量大的结果。
POQ法以EOQ法为基础,结合需求变化,确定计划期内整合若干次需求数量,作为订货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即:经济订货批量300件平均能够满足3周的需求,而周期订货批量法,就是把每3周实际需求作为订货批量。结果还是订了三次,见表2-8,第1周订货量为150件,第3周收到,正好满足第3、第4、第5周3周的净需求;第4周发生450件的订货量,第6周收到,正好满足第6、第7、第8周3周的净需求;第8周发出260件的订货量,第10周收到,正好满足第10、第11、第12周3周的净需求(注意,第9周的净需求为0)。
对应的相关费用为:
运输费用:90元/次×3次=270元
库存费用:0.2元/件×880件=176元
总费用=运输费用+库存费用= 270元+176元=446元
因周期订货批量法以EOQ为基础,考虑不同的需求情况,因此,订货结果同样满足需求,而且降低了库存费用和总费用。周期订货批量法比较适用于需求变化大的重复性需求的物料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