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设想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1 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其实也有相当长的应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课程设置基本取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交通大学(上海),已经1921。1922年度开设了名为“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课程。其后的30—40年代,通过翻译和引进美国一些关于工业组织和工业管理方面的著作。Industrial Engineering先后以“工业管理法”、“实业工程”、“工业工程”的名字向国内的教育和管理界做了深入的介绍,并已开始局部应用于上海等当时工业发达的地区。
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环境、国际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工业工程这一来自美国的概念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而予以排斥,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管理模式和技术革新方法。这之后,我国也开展的一些生产优化、技术革新、效率提高的活动,例如华罗庚教授在60年代领导研究并推广的“优选法”,但相对于西方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工业工程学科体系来说,还非常缺乏系统和专业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的过度,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为社会与企业的客观需求。在这种环境下,管理工程学科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工业工程的一些技术也被有意识地应用到工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评估和改进方面。
1989年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次组织召开“工业工程”座谈会;1990年6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业工程学术团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研究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1992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10所高校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并于199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至此,工业工程以完整的学科体系进入了中国。在应用方面,几乎所有外资或合资的生产企业都设立了独立的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国有制造企业也开始大力推行工业工程,例如长春一汽变速箱厂的精益生产工作、湖北二汽的“一个流”生产和厂际运输看板管理、邯郸钢铁厂的“成本否决法”都是中国式工业工程应用的经典案例。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工业工程方面的应用还比较缺乏。同时,虽然也有利用工业工程的规划和流程分析方法改进医疗卫生和服务行业的个别案例,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应用相比较。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2 工业工程程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还十分狭隘
物流这一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当时称之为“Physical Distribution”(货物配送)。20世纪50年代吸收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后勤学(Logistics)的思想后,演变成了现在意义上的Logistics。1963年日本学者引进其国内后,翻译成汉字“物流”。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的概念被进一步发展,与生产过程结合更加紧密,成为“供应链”(Supply Chain)中的一部分。
应该说“物流”这一概念从诞生起。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而是包含了运输、保管、信息在内的系统问题,用以提高整个生产环节中物资传递效率。这一特点与工业工程提高效率、追求效益的目标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国内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应用与工业工程相同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存储论、运筹学、系统分析等等。
但是,从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的物流的研究和分析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对物流的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过于关注物流园选址、配送节点和道路设置等企业战略层面问题,较少关注微观的操作环节,例如配载、仓储管理、搬运效率、流程优化等。其次,物流研究大多集中于硬件设计,例如选址、道路、运输工具、仓储和搬运设备。较少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动作合理化、岗位分工、排班等的研究就更加匮乏。再次,许多物流的研究与实际运作情况脱节,有许多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被大量学者研究和发展。但甚少应用于企业的实际操作,大部分企业还是凭经验和个人意愿行事,通过作业人员的个人行为改进操作,而不是遵从和应用科学方法。
总体来说,无论是工业工程还是物流系统的研究,我国都已经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但在实践中,物流行业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水平还凸显不足。
3 应加强经典工业工程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回顾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局部优化——整体优化——全局优化”的发展道路,这对于我国在物流行业应用工业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 设立专业的工业工程师职位,将流程规划和改进的职能从管理者职能中剥离出来,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工业工程研究。这是因为应用工业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而这部分专业知识不需要管理者掌握,也难以被管理者掌握;同时,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观察、记录、分析动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管理者往往没有如此充分的时间跟踪整个作业流程,分析每个作业动作。
(2) 从微观操作环节开始,先进行局部优化。微观操作环节,即每天作业人员的工作,例如单证整理、单证传递、库位管理、搬运动作、装卸技术等等。这是工业工程中最经典的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制造业中往往有这样的案例,将生产线的某些环节重新排列或者对工人的动作进行优化,即可产生翻番甚至数倍于投人的经济效益。相比之下,即使采用非常先进的设备,如果流程设计和人员规划不合理,导致设备闲置、人员重复,不仅达不到设计中的效益,反而会产生浪费和亏损。
(3) 应用标准化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规范人员配置和班组设置。物流行业往往需要24小时保持运作,同时又会在运输工具到达或者离开时出现作业高峰。因此,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确保企业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运用最合理的人员安排,到达作业效率的最大化,是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上述对于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建议,其实都属于20世纪初经典工业工程时期的典型方式,虽然看起来似乎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我国现在物流企业的工业工程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基础标准,将会使现代工业工程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阁楼,即浪费了资金,花费了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