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课程背景:
传统
TTT的局限
目前市面上的TTT培训基本上以演讲技巧为主,主要教你如何站立、身体语言以及眼神的交流、锻炼你上台的胆量、教你如何发声,等等。这样的TTT培训通常带来两个问题:
其一、这些技巧对一个培训师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培训并不是演讲,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培训师,以上的这些技巧只是“台面”上的技巧,还有更重要的“台面下”技巧,也就是课程设计的技巧。
其二、对大多数的内部培训师来说,公司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内训师,主要是看重他们的技术、经验或者是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但往往这些人的表达能力一般,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很有演讲天赋,他们早就不在你公司干了!这就是公司的现状。要在很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演讲表达能力,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有点像是浮出水面的冰山,我们往往见到的是水面上的一部分,因而自然而然地将关注点放到水面上的冰山,其实冰山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即水面下的那部分,没有水面下的那部分作支撑,水面上的那部分是浮不起来的。
为什么要“傻瓜式”的TTT?
传统的TTT教培训师在台面上要镇静,要交流,要有胆量,身体语言要丰富,声音要抑扬顿挫,但是往往培训师站在讲台上什么都忘了。
培训师需要一种更实际、更实操、更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降低他们在台面上的压力,这样才能将课程顺利完成。我们可以允许培训师风格不一样(其实也肯定不一样),但是我们要求培训的结果必须一样(完成培训目标)。
什么是“傻瓜式”TTT技巧?
大家往往认为设计课程需要非常高深的技巧,许盛华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独创了一套“傻瓜式”、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技巧,即使你的内部培训师没有讲课的天赋,即使他们的表达能力非常一般,只要按照这套方法操作下来,他们就能完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培训!
这种“傻瓜式”、模块化技巧的精髓是:它将培训技巧融入到教材中去了,培训师只要照葫芦画瓢地将课程完成下来,配合适当的台面技巧,就能完成培训目标。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将培训师在讲台上的压力降到最低。
描述并解释培训师的使命
描述影响成年人学习的心理要素
运用相关工具,演示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
设计有效的培训目标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应用模块化技巧设计生动有效的培训教材
展示基本的培训技巧
评定学员的表现及评估培训的结果
课程大纲:
1.欢迎词、简介
2.培训、教育、演讲、娱乐和发展的关系区别;
3.培训师的一、二、三、四、五、六技巧
4.培训师的使命
1.成年人是怎样学习的
2.如何将基本原则应用到成人培训中
1.系统化的培训流程
2.课程设计的准备: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的“点”和“面”
2.培训师必须问的三句话
1.设计培训目标
1.设计培训目标的技巧
2.培训目标三要素
午餐
1.设计培训目标(续)
1.设计培训目标练习
1.培训教材的发掘渠道(1hr)
1.素材的来源及渠道
2.培训师如何收集和运用各类素材
1.有效设计练习(0.5hr)
1.有效练习之一:角色扮演
2.有效练习之二:情景模拟有效练习之三:案例编写及应用
3.有效练习之四:适时进行“小组讨论”
4.有效练习之五:试卷
2.培训教材的制作技巧(1.5-2hr)
1.培训材料的常见误区
2.PPT制作技巧及运用
3.挂纸板(Flip-chart)的应用技巧
4.四步骤在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以便降低对演讲和表达技巧的要求
5.如何解决技术培训中繁琐、枯燥等问题
6.辅助材料的运用,如何利用故事、事例、图片、游戏引导培训
7.不同类型信息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8.模块化培训材料的制作
3.回顾总结
1.回顾第一天的内容
2.课堂计划的准备(0.5hr)
1.选择最佳的培训方法
2.课堂计划的准备
3.培训技巧(2.5hr)
1.培训师的一、二、三、四、五、六技巧
2.令人难忘的开头:培训师的抛猴子法
3.三步曲、四步骤
4.QPN的提问技巧
5.关键字的意义及应用技巧
6.尽量借助音响效果
7.强化你的信息
8.要真实,不要表演
9.抛回去,转移开(面对难缠的学员)
10.精彩的结尾
4.观看世界著名培训师培训技巧录像带片断(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播放)
午餐
课堂培训练习及点评(3.5hr)
回顾总结,培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