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S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年前我写过一个关于精益六西格玛的文章,如何理解和连系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之间的关系,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咨询和推行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了一分认知和信念,在此做少许的补充。到目前,依然有很多从事精益和质量的朋友会疑惑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精益六西格玛?我也曾好奇,为了更好的正确理解,帮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我们来做一个详解。所谓“追根溯源”,想要知道是什么,就得明白想要什么。
顾名思义,精益六西格玛,英文Lean Six Sigma,简称LSS,就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结合,但更是系统的有机结合。我想例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辨明:享誉世界并深受日本推崇的美籍戴明博士的“戴明环”或者PDCA持续改善理念,品管大师朱兰倡导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而克劳士比则提出了“零缺陷”思维……,但是,其实戴明用的是数学,朱兰用的是物理学,而克劳士比用的是医学,虽然应用的原理不同,但终也是殊途同归。所以说,他们都是立异求同,但都是求同补异,相互补充而系统结合。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我们已经比较熟悉,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专家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准时化生产JIT的美誉,认为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在欧美企业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核心理念在于消除企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浪费Waste,提倡顾客需求准时拉动,提倡从顾客的角度去定义“价值”,从而去增加“价值活动VA”,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精益生产非常强调人的因素,在丰田汽车公司,TPS核心理念之一即关注员工培训、培养与改善活动的参与。精益生产提倡全员参与,重在持续改进的机制,更注重直观判断和特有经验帮助,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员工抵触和阻力,特别是中国多数的民营企业,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都还比较原始的状态下,比较难以在短时间获得生产的稳定。
六西格玛,6σ,或者six sigma,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GE的实践,即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六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
TQM的成功经验,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我在摩托罗拉工作的多年经验中,深刻感知六西格玛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和减少工艺流程中的变异,从而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保证质量的控制和提升。实际操作中,比较强调管理高层的支持和领导,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施耐德等全球性公司,6σ管理都是全球营运副总裁负责,其主导项目,以六西格玛项目小组形式开展工作,冠以六西格玛champion执行负责人,BB黑带,GB绿带,较多使用强大的
SPC、FEMA、CP和
DOE等统计分析工具。
精益六西格玛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结合的解决方案。精益生产是一种企业运作的理念和方式,六西格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分析改进工具。一旦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明确了愿景和目标并制定一个详细的长期实施计划,六西格玛项目专家则会围绕这个方向去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变异Variation和差异Diversity。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问题,精益生产相对而言缺乏规范性,所以也会缺乏效率,无法保证生产活动处于统计受控的状态,而恰巧,六西格玛管理集成了各种系统统计工具,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和DMAIC流程。
所以说,精益六西格玛的力量在于整个系统,有机结合处理系统的根源问题,对于系统中不同过程或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问题,两者相互补充,用IE系统的思维方式、从实际状态出发,综合考虑,恰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当过程处于起始状态,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效果也立竿见影,但随着过程的发展,当问题处于复杂状态时,就要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解决,譬如质量不良率和潜在质量风险控制点的分析和提升。
业内同行对待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也有不认同精益六西格玛的概念,认为只是一个创新的“叫法”,但无论如何,既然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作为两种成熟的系统管理方法论,是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实施过程的,所以精益六西格玛,更应该是相互的有机补充与结合,立异求同,求同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