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物流管理 >> 正文

培训文章

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浅析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摘要:制造企业物流是社会物资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直接影响社会物资流通的效率,所以制造企业进行物流合理化改造是确保社会物流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我国制造企业目前物流成本现状和管理水平,提出制造企业物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

按照我国的标准物流术语“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讲,所谓物流成本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和时间上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需求预测、选址、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返还品处理、废弃物处理以及其他辅助活动等环节中所指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企业向外部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消耗掉的物流费用、企业材料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等。而物流成本管理提办寸物流相关费用的计划、协调与控制。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物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包括物料在仓库与车间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及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它由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组成,是一个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人才流为一体的供应链。
制造业物流的实质解决的仍是物料采购、库存、供给、生产计划安排、配送、实施布置、流程优化等一系列的运作问题。制造业企业物流研究的目标,就是使一定数量不同特征的物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按照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经过不受交叉干扰的最短路线,达到物料高效经济流动的目的。制造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在制造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如同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样贯穿于制造业企业流程的全过程。制造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即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所以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仓储、配送、回收等方面的费用。其具体构成:(1)供应、仓储、搬运和销售环节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2)生产材料的采购费用,如运杂费、保险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合理损耗成本等;(3)产品的推销费,如广告宣传费;(4)仓库保管费,如仓库维护费、搬运费等;(5)有关设备、仓库的折旧费等;(6)物流信息费;(7)贷款利息;(8)回收废弃物发生的物流费等。
二、.我国制造业目前物流成本的现状
1.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 
由于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由各企业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认定,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使得各企业物流成本包含的范围不同。 
(2)成本核算范围不全面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核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只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在仓 储过程中所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而对于企业内与物流操作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损耗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3)没有单独设立物流成本科目 
目前,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比较模糊,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标准的会计科目为基础,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科目来进行核算,各企业基本上以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对物流成本的反映不够全面。这样的核算方法将大量物流成本被隐藏在各种费用的名目下,使得人们对物流成本的整体构成缺乏认识。
2.物流成本费用总体比例过高 
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制造企业中物流的工作量常常是产品重量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而由此造成的各行业的物流成本也在生产费用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机械制造业的物流成本费用占全部生产费用的15%~30%。冶金行业的物流成本费用占全部生产费用的35%~45%,鲜活产品的物流成本高达70%,据统计海运周期的50%为靠港装卸,装卸费用占总运费的30%~60%,铁路运输的装卸费用占总运费的2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流存在巨大的潜在效益。
3.库存比例过高,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慢 
当前,我国制造业物流速度缓慢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库存比例过高。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在发展中国家约为5%,而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库存大约在3万亿元左右,约占10万亿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这是商业物流不畅的重要表现。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成品库存约15天,原材料库存约30天,商业销售库存约3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的时间不超过10天。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流动资本库存量大、周转速度慢,物流系统效率低,导致巨额资本占用,这是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
4.运输投资落后,导致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过高 
当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上升主要在于运输趋紧,运价上调,造成运输成本提高,由于运力不足造成有效供给不足,运输存在严重缺口,而制造业物流管理相对落后,造成运力阻滞,库存流转不畅,同时,物流技术相对落后,物流速度低、流量小。此外,我国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既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制造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
5.物流信息化程度滞后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支柱之一,缺少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物流成本控制的效果便要大打折扣。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落后,已成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物流技术水平,许多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在物流信息设施上投入不足,设施老化、物流作业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物流作业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企业电子化水平低,导致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顾客的要求。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根据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有以下设想:
1.树立物流新理念 
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须树立物流新理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于企业的战略地位,意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首先,企业要加强物流的地位,将其真正摆到企业第三利润源的位置上加以对待,企业要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为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思想,这不仅要体现在生产上,而且要体现在物流上即及时物流上。其次,要充分树立服务的观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处理好企业物流与用户的关系,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协调,并可通过利润分享、市场开拓和信息传递等手段,使两者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合理布局企业物流的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方便优质服务。
2.建立相关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 
在企业的成本核算系统中建立专门“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从现行的成本会计及财务会计账户中分离出关于物流成本的内容,并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 
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成本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接人工费用、运输费(包括包装费和搬运费)、仓储费(仓库折旧等)、利息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由于这些支出散落在多个会计账户中,在不打破原有的财务会计的框架下,设置“物流成本”二级科目,利用部门核算的原理进行汇总统计。在二级科目下设“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三级科目进行归集
3.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在各项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各种物流职能进行控制,使之实现高效率,并且能够增加物流系统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具体的流程说明,企业物流对信息系统的选用或开发,必须坚持以实用为原则。实际上,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包含其中的物流理念和适合企业本身实际的物流作业流程。
4.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即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其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每一个领域被组合构建成一个独立的直线运作单元。由于运作的责任领域得到很好的界定,作为一个运作单位,对制造的支持和对采购及物资配送的支持是同等对待的。每个单元都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其各自的运作领域所要求的关键服务,制造支持被定位为运作服务,确定了其共同的服务方向,可在物资配送、采购、包装之间直接沟通,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独立于物流对于企业本身和物流本身至关重要的部分,凸显出信息对于物资流动、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重要性,督导和信息一样位于组织的最高层次上,督导关注的是物流系统的运作质量和物流服务的质量。一体化物流组织的绩效由于传统组织内的物流功能被归组为单一的命令和控制结构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5.企业建筑布局合理化 
生产园区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物流规划与改造的一个重要的难点。由于厂区布置的不合理导致厂内物流运作不畅,装卸搬运次数增多、搬运距离过长等,直接提高了物流管理的运作成本,并且给今后厂内物流的合理化改造带来很大麻烦。如某大型方便面厂,在厂区设计时面粉车间和面饼成型车间相距500米,把面粉运输到生产工位上,每个来回平均距离为1000米,使该厂年运输量以及装卸搬运次数凭空增加很多,极不合理。 

上一篇:您的供应链精益敏捷了吗? 下一篇:供应链中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