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周检制和可靠性维修管理理念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维修的社会化使更多的专业人士潜心于对现代化维修理念和方式的研究与探索。设备的周检制和以
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念应运而生。
一、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概念
所谓周检是基于状态维修方式中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的三检基础上,根据设备失效发展过程所确定的一种对设备运行工况进行诊断的方法。设备故障的发生要经历六个阶段,即机械性能完好、根源性参数异常、材料磨损、性能下降、部分功能损坏、突然完全停止工作。一台设备由机械性能完好到根源性参数异常,再到最后的突然完全停止工作,与其工作时间是一个函数关系。周检就是通过定期的检查,确定一台运行的设备处于哪个阶段,然后依据其损坏的后果及形式确定何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修。
所谓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RCM(Reliabity Centered Maintenance)一种用于确定某一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是否需要维修的一种方法,RCM方法要不断地对设备提出和回答以下问题:①在现行环境下,设备的功能、标准是什么?②什么情况下,设备无法实现其功能?③引起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④故障的后果是什么?⑤什么后果的故障最重要?⑥做什么才能预防故障?⑦做这种预防的故障值不值得。
二、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目的和意义
做为费用总承包运作的维修企业,设备的长周期运行、合理的项修、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有效降低故障对设备的损坏程度是效益的主要源泉。我们现行的定期维修(计划检修、轮修)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三级保养大修制,它以磨损补偿原理为依据,用浴盆曲线描述故障率变化,在一套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按固定的间隔期进行设备维修。这种维修管理体制的优点是计划性强、可有效地预防设备在长周期的运行中由于磨损、腐蚀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其缺点是由于设备越来越复杂,加之工艺、操作等其他因素,越来越多的故障不符合浴盆曲线,而且,计划检修往往存在超量维修或维修不足,出现“小病大治,无病亦治”的盲目维修的现象,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的无谓投入和资金的无效支出,而且还常常产生负效应。
例如,一台好端端的设备在超量维修中损坏,特别是维修还增加了误操作、误碰及影响设备原来装配精度的概率。根据可靠性理论,维修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的控制,使设备的可靠性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控制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维修措施来实现的,维修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确定维修时机、维修范围及维修级别。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维修理念。RCM本身不是维修技术和工具,但它可以利用设备零件的关键性、失效模式以及最适合的维修方式等三类信息来指导维修。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不是对计划维修的否定,是创新和发展,它要根据设备故障的显性化程度、设备故障对装置的影响、故障对设备自身的损坏成都、故障的检修周期等四个方面来确定采用那种维修模式。
在现行的维修模式下,要实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推行设备周检制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设备周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周检是实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暂定措施之一和基础,周检不仅使维修的重心下移到日常维护保养上,而且是管理活动中各种决策活动数据的来源和依据,也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系统的启动点。
2.周检过程获取信息,为下一步的维修决策作依据。
3.推行周检制,将维修系统分为周检和维修两个分支,周检方居于
设备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履行管理方面的职能;而修理方则在周检方的计划指导下,完成周检方提出的各种维修任务,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保证设备可靠、及时得到维修,他们是互相监督、相互配合的关系。
三、推行设备周检制的具体做法
(一)完善组织机构。由车间主任、副主任带队,车间技术、施工、质量、技师、各班班长等管理人员组成周检小组,每周一上午对车间维护的9套装置1426台转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完好状况,12点以前下发设备整改任务单;
(二)班组每日上午8:30、下午2:00对自己维护区域的设备进行逐项检查(即日检),主动维护、主动维修,确保所辖区域设备平稳运行;
(三)班组按周检小组下发的检修、整改项目与装置积极协调,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周五下午4点整改结束并报整改反馈单。
(四)周检、日检工作纳入车间月经济责任制考核。对车间开展的周检、日检工作,在每月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中真考核、硬兑现。同时,通过设立“设备周检奖”和评选“下班放心小组”,调动职工参与和支持周检、日检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影响全面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几个因素
(一)推行设备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必须改变现在仅仅依靠听、闻、看、摸等传统的经验方法。要实现经验判断与先进仪器判断的结合,其起初投入资本大、成本高、对技术人员要求高。现在维修车间配备有红外线测温仪、便携式测振仪,尚缺乏更先进的具有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的监测仪器,影响维修决策的准确性;
(二)目前的设备维修与管理模式,使设备操作使用人员习惯于事后维修。采用预防性维修、针对性维修、改善性维修等以可靠性为中性的维修方式,给操作使用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所以,操作人员使用有抵触情绪,经常以工艺条件不允许等借口不予积极配合。
(三)国有企业管理层、员工的习惯和素养,对周检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认识不够,服务用户的理念和意识不强,习惯于等电话、干计划、讲理由、找客观。主动维护、主动维修工作开展深度不够,依赖性强。此外,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用工体制也有很大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