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案例分析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E公司的新产品导人流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市场畅销的产品线有30个市场热点,E公司产品中有近10个热点没有 产品覆盖;
市场需要有计划地提供适销的、高品质的、独特的产品,但受新产品开发整体能力的限制,区域市场对新产品的要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
为了满足区域市场对新产品的要求,E公司集中导入500种新产品,新产品数量占总数量的80%,但新产品的销量仅占总销量的5%,新产品上市1年后80%已经退市或计划退市,销售前20位的产品仍然是老产品;
外部导入的畅销产品,订单欠货率每月平均高达30%左右。
面对这一系列严峻的问题,E公司自己梳理了产品系列的导人流程,整个流程有50多项活动,但是仅有15项活动有操作规定,其他的工作流如何开展没有明确的规定。
经分析,E公司新产品导入流程存在3个方面问题:
·新产品导入流程的需求管理方面:
新产品需求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在执行中对源头存在质疑;
产品需求的提出缺乏计划性和完整性;
全球市场的复杂度,使公司缺乏对一线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深刻认识。
·新产品导入流程的供应链管理方面:
新产品开发成功不是以最终市场的表现来衡量的;
没有任何部门的指标与新产品的成功与否挂钩,没有人真正对新产品成功与否负责;
项目组在一个部门内组建,项目成员往往站在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
产品决策委员会的评审机制不可操作;
开发过程中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精品选择机制;
产品开发部分关键流程缺失,流程职责还没有全部落实到岗位;
新产品开发的活动没有规范,标准不统一。
·新产品导入流程人员方面:
新产品导入人员需求缺口大;
犯过错误的经验不能积累,人员反而在流失。
针对上述问题,E公司决定:
借鉴集成开发的实践,规范新产品的导人流程(见图3—2);
建立面向流程的新产品开发的KPI指标体系:
优化、完善优化后流程的操作手册。
在建立完善的开发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新产品导入运作体系的协同优化(见图3-3)。
为了确保新流程的运行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同时确保流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E公司为该流程建立了面向流程的新产品开发指标体系(见表3-4)。
为了推动流程的落地执行,在建立和完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E公司又设立了一整套的操作表格和标准化的操作手册(见图3-4)。
总体来看,这个端到端的流程的优化既涉及业务模式的优化(引入PACE,即产品及周期化的概念),同时也涉及流程的微观优化(流程操作手册与表单的优化),是一个涉及流程KPI设定的连锁系统工程。而且这些系统设计还不能只停留在纸面报告上,为了使新流程能够落地实施,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推广与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