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博土的PDCA循环简介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戴明博土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①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②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③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④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1.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2.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4.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人个步骤”和“七种工具”。四个阶段就是P、 D、C、A。八个步骤是:
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间完成?
——怎样执行?
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通常,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作关图、分层法和统计分析表等。
如下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图1所示)、8个步骤。
PDCA循环的8个步骤与所用方法
阶段 步骤 质量管理方法
NO 管理内容
P阶段 1 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工序能力分析,KJ法,矩阵图法
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因果分析图法,关联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散布图法
3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法,散布图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KJ法,实验设计法
4 制定措施计划 目标管理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矢线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D阶段 5 执行措施计划 系统图法,矢线图法,矩阵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C阶段 6 调查效果 排列图法,控制图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检查表,抽样检验
A阶段 7 调查效果 标准化,制度化,KJ法
8 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戴明学说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说明了质量管理与改善并不是个别部门的事,而是需要由最高管理层领导和推动才可奏效。戴明学说的核心可以概括为:
1.高层管理的决心及参与;
2.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
3.通过教育来提高质量意识;
4.质量改良的技术训练;
5.制定衡量质量的尺度标准;
7.不断改进活动;
8.各级员工的参与。
戴明博士有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质量无须惊人之举。”他平实的见解和骄人的成就之所以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和尊重,是因为若能有系统地、持久地将这些观念付诸行动,几乎查以肯定在全面质量管理上就能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