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的第一次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生产管理的第一次管理和下面的第二次管理一样,一般用在出现麻烦的时候。它指的是Q(品质)、C(成本)、D(交货期)。由与此对应的“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
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和“工程管理(product control)”组成。现在这些管理内容的方向是从消极转向积极。
品质管理正从“消除次品”转向“保证优良产品”。从仅仅对品质进行控制的quality control转换为“通过对品质的要求来管理生产”,或者说“通过对品质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的quality control。重点放在制造出具有差别化特征的品质来。
成本管理从“不超过预算成本(future cost)”转化为“把预算成本再次降低”。
1.工程管理方面,不仅仅是“保证交货期(不延误)”,同时还要求做到“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的同时不产生库存,进而将生产制造与顾客的购买行为合拍。也即,消除由于竞争激化和消费者价值观的多样化带来的产品风险。也可以说是要求生产不占用现金流。
再把P(生产率:PRODUCTIVITY)、S(安全:SAFETY)、M(士气:MORAL)加上,成为PQCDSM的合理化目标。关于P的解释目前还没有统一。最为主流的说法是,考虑PRODUCTIVITY的生产效率,进行易于生产的设计。另外,把P视为PRODUCTIONS(产品),意为制造顾客希望的商品。这是后面附会上的比较含混的概念。
S(安全)蕴含的是尊重员工的理念,预防危险和灾害,保证工作场所成为一个安全和卫生的操作环境,以及考虑到预防公害、回收利用等保护地球环境的问题。
M(士气)是指建造一个有活力的组织,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是否有活力,其要点关键在于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多大程度地拥有并体现自己的主人公意识。员工能够生机勃勃的进行工作的关键因素,就是让他觉得“他被为以重任”,而且觉得“工作富于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如何给每个人提供机会让他觉得他就是工作的主人公,是管理者的重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