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PUSH与PULL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进入世贸组织,现在的市场竞争变得异常的激烈。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国内企业对提升管理的需求变得非常的迫切,世界上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潮也随即涌入,比如ERP、精益生产、TOC等。在这些最新的管理思潮中经常被提到“PUSH”和“PULL”管理。那么“PUSH”和“PULL”管理的根本思想是什么,对企业管理的益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依据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来进行具体的运营与操作,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新的管理思潮都非常关注客户的需要,强调从客户的需求来进行企业的运营。如果我们把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拉动的起始点来看,其实这些新的管理思想都可以称为 “PULL”式管理思想。但是它们在运营与操作层面关注的角度与手法上有着很多的不同。那么如何把这些新的管理思想落到对工作的具体指导上来,从“PUSH”和“PULL”管理思想的运营层面来归纳、整理和分析它们的具体应用非常的必要。
从具体的生产运营上来讲“PULL”生产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后拉式”生产或者是“超市”生产。而“PUSH”生产即是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制定计划下达到各个工程同时进行生产的运营管理模式。我们知道生产制造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料的转换过程,同时伴随着相应的信息的流动。所以我们对“PUSH”和“PULL”管理在操作层面的分析就从物流和信息流的角度来进行。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PUSH”和“PULL”生产都是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要求从前向后的流动。不同的是“PULL”生产按照自己的预测或者判定基准在各个工程的节点和成品发货场提前进行全品种或者常用主流产品的备货,即是 “货店”。然后通过对客户和后工序的实际发货与取用情况进行补货生产。而“PUSH”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提前期下按照自己的预测或客户的定单进行顺序生产,并不需要进行提前的备货准备。
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PUSH”生产是物和信息同时向后流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的。而“PULL”生产是具体的需求信息向前传送,物流向后进行的。
那么这两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与不足呢,我们又应该采用那种生产运营方式更好呢?
“PUSH”生产对客户的需求信息的准确、及时把握要求较高,否则即易产生呆、坏货。而且随着生产流程中的节点的增多,对节点前后信息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与相应的及时调整的管理难度成级数的增加,相应的管理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极易产生前后管理脱节的问题。而“PULL”系统的建立非常的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是与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PUSH”生产方式上有很大不同的生产方式。它需要进行生产的流线化改善;要对工位器具、搬运方式等进行大量的改造;同时要对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定化改造;要建立均衡生产的运营模式;才可以进行后拉式生产。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可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艰难的心路过程。当这个运营系统建立起来后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客户的实际需要,及时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可以说是在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的交期越来越短的现实下比较可行的一种好的管理方式。但是“PULL”生产从精益思想消除浪费的本质来看还是有提前备货的浪费存在,并不是最理想的管理态势。还需要我们专注于制造周期的缩短,并降低到客户的交期范围内来最终消除这部分库存浪费。
综观以上的分析,我们在以后的企业运营中要关注缩短制造周期,采用IN LINE化的改造、U型线布局进行I/O的控制等措施来持续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反应的能力;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各种方法如ERP、MES、OA等来强化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准确反馈,建立和完善生产运营体系的及时调整与管理功能;减少生产流程中的节点;降低生产与搬运的批量;在能够运行“PUSH”生产的条件下按照推动式生产运营,在不能运营“PUSH”生产的节点上使用“PULL”生产的思路来进行生产管理。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也要注重因势利导,选择最合理的管理与运营模式,这样才能置我们的企业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