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生产管理 >> 正文

培训文章

生产管理的突破点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无论从企业短期利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来考虑,企业内部的一切活动终归是以生产为主线来进行开展的,只有生产管理水平本身的提高,产品的技术、品质、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才能得以完美的体现,真正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层面上来。
在现阶段而言,特别是针对制造类型的企业,各行业的自身的集中度日益提高以及向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现有的人、财、物的基础上,如何突破旧的生产管理体系,在规范已有流程上,在此笔者想仅从信息化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集团与下属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关系
就集团层面而言,目前已经不仅仅是从财务的角度去管理和监督下属企业的运转,更重要的是如何整合各下属企业,充分发挥集约优势、集团化优势,那么基于集团化的思路更重要的是从产品设计研发的整合,产品生产的整合、物流的整合、采购以及供应链的整合、销售渠道的整合等等,那么如何实现这些整合要素,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大的趋势。

那么站在集团的角度如何去推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呢?这就需要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伸缩自如,通过合理的构建公用平台实现一部分信息系统的通用化,如常见的原始开发与物料构成的BOM系统,内、外物流整合系统,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以计划和成本为驱动的ERP系统等,从这些层面来讲需要构建一个通用和公用平台才能最大程度上有助于企业集团化战略的实现,那么就具体下属生产制造企业而言,站在集团的角度应该综合统筹规划,构建适合行业本身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基本数据(物流,厂内布置,销售订单管理等)采集系统,计划排程等系统。以上是作为企业用户的一些考虑,那么作为面向生产管理的流程软件,或ERP厂商,或典型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而言,当然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更重要的也是一个莫大的机遇。

狭义的生产管理终归是发生在车间层面,不管是集团化企业也好还是中小制造企业也好,如何就最贴近车间这一块来进行生产管理的突破是一个关键要素。现场管理是最能体现生产管理奥妙的地方,下面就与车间现场管理最为贴近的信息系统MES与ERP谈起。

二、MES在生产管理过程的真正意义
从MES的逐渐推广应用,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对MES的理解其实存在一个误区,大部分只停留在认为MES只是在监控车间生产的过程管理上,只是跟踪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已,这也是一些行业中的很多企业认为没必要推行MES系统的原因,认为自身的企业生产过程很容易管理,加之一些行业本身工序相对简单甚至认为是完全可以看得见的。其实MES系统最重要的并不是它本身监控生产流程的功能,而是如何将生产过程进行充分利用,这种信息利用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生产过程本身。要构建柔性化的生产线或流程,必要时需要信息在上工序和下工序之间传送和流通;同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将工序之间的信息流进行综合利用,从工序上更细的分析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

2. 设备管理上。对于MES而言,与设备的关联性极强,由于监控产品的制造过程同时涉及到各生产单元,对于制造设备而言,靠着对产品监控的途径,通过数据分析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加强了对设备故障的及时排除。

3. 物流组织上。对于装配流程性的生产企业来讲,实现准时制的物流体系是靠拉动方式构成的,那么其核心依据是使用多少原材料,就引入多少原材料,那么处于拉式最上端也就是真实生产线上的使用量,如何反映呢,MES是一个源头,通过车间的真实使用量反馈到厂内物流再反馈到外物流,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准时化的物流模式,当然同时需要考虑到计划的因素。

4. 顾客关系管理。的确,MES是产品生产过程的跟踪,顾客关系管理与之最为密切的体现在交货期的控制和顾客后续服务上,很显然对于一些装配较为复杂的周期较长的产品来讲,这方面的优势最能体现。

三、ERP——生产管理的提升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从以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还是以财务为背景的ERP管理模式,这两者都是本着将企业管理能涉及到的人、材(财)、物等企业资源整合利用为目的。那么涉及企业生产具体过程来讲,归根到底ERP是要以帮助提高企业研发优势、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做文章。对于一般生产性企业而言,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ERP系统:

1. BOM系统的连接上。根据行业的特性,设置开发有效的BOM导入系统,一方面作为ERP的源头可以有效的提高后续系统单元的处理对应能力,另一方面与开发BOM系统的有效联接与过渡可使开发生产周期更为缩短,同时促使开发设计流程的优化,特别是对于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行业更为有效。

2. 订单到计划的处理层面。面对大多数行业转向以订单为计划驱动的生产模式,同时考虑到有效需求与预测的兼顾,对于订单处理到计划执行这一环节需要考虑到企业根据会自身条件进行调节,也就是需要从加强系统的可调节性这方面来考虑,当然这个与行业结合的因素更大一些。

3. 准时化的物流体系。如何构建准时化的物流体系,一方面取决于ERP的计划决策层,物料的宏观需求取决于这个计划数据,也就是确定了一个周期内的宏观原材料需求,但是仅仅这个只能作到相对粗放式的物流,如果与车间MES系统对原材料的最基层需求推移相结合,这样上到下也就是计划到使用,下到上也就是使用到计划两者的相互匹配,顺着车间的原材料流动,通过虚拟VSM的需求从生产线沿着物流路线反映到原材料供应商,形成一整套的供应链价值体系。当然这里面MES与ERP有效的对接是最为关键的。

总之,生产管理一定是需要从生产管理的最源头分析起,也就是车间和制造现场,那么基于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产品设计和实施布置也一定需要从车间现场考虑为起始,将生产过程中人、才(财)、物集合起来,真正作到将生产管理起来。

上一篇:TPS丰田生产方式-标准作业SOP 下一篇:汽车行业的精益变革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