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海尔作为国内第一品牌,一直在经营理念上领先同行。他们在创造新理念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新词,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就是其中一个。
说得是零库存,其实不是零库存。因为不管是成品、半成品、在途库存还是原材料,在一条供应链里,总会有这些库存。但是,管理得当,却可以大幅度降低这些库存。这就是零库存的初衷。
实现零库存有几种办法。一种是把库存压力转嫁给上游和下游,就如底特律的汽车巨头所为。两年前面试一位来自底特律汽车巨头的
库存控制总监(公司名字就不提了),他说,在他的行业,如果库存周转次数做不到100就要遭天打五雷轰。这意味着只有三天左右的库存。做个对比:在半导体设备行业,能够做到年周转率6次就算世界水平(这意味着平均手头有两个月的货);在手机行业,AT&T的目标是12次(这意味着平均有一个月的货);做EMS的也大致在10 次上下。当这老兄得知我们的库存周转率是那么低时,一脸同情,觉得他做救世主的时候到了。其实不用他解释,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周转100次的:JIT供货,或者是供应商寄售,那些库存都在供应商的账本上。为了保证JIT供货,供应商的卡车一直在工厂周围转,或者在附近修个大仓库。这些他都没有讲,或者在他看来都是天经地义,不用讲了。结果呢,通用和克莱斯勒破了产,一级供应商也破产频频,这老兄也没了工作,还好他没有把他们的那些"最佳实践"带到我们公司来。
再如戴尔的直销模式,应收账期为负等(即先从客户处收钱,再付供应商),后面都是供应商的血泪。面纱越温存,后面的实际情况也越残酷。同任何行业的龙头老大一样,戴尔的很多行径,不是身在其中(或者是员工,或者是供应商),恐怕很难体会到。而且一旦被大家公认为"最佳实践",这实践其实已经非最佳。这就如股票。如果大家都认为一支股票潜力无限,是公认的希望之星时,这股票也就不能再买了。就戴尔来说,他们也不光做直销了,也不鼓吹直销有多么花哨(其实戴尔好像历来都没有鼓吹他们自己的模式;都是那些咨询公司和道听途说者在人云亦云)。再如英特尔,公认的高科技界的领袖,供应链也做得不错,其实后面对付供应商的手段,听起来都有点残忍:如果送货迟到,罚款,但又不提供预测。一个供应商只好备十个星期的安全库存 - 对别的客户来说,总库大致备个2到4星期的安全库存即可。还好,也没见多少英特尔在鼓吹供应链协作的例子,也说明他们有自知之明。
说得有点远,回到海尔。海尔怎么对待供应商我不是很熟悉,但他们为"零库存"所做的一些努力却是有道理,这就是模块化和标准化。模块化是把零部件组装成模块,先备一定量的模块,订单一来,马上组装,就如搭积木一样,生产周期大幅降低,客观上有助于成品的"零库存"。但没有标准化,模块化本身并不能降低库存,因为它无非是把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转化为模块库存,而且模块已经经过加工,库存值会更高。标准化其实是根本,这就是在不同产品线、不同产品型号间尽量采用标准件。拿电机来说,假定你有10个产品线(当然海尔远多个10个),每个产品线用不同型号的电机,就得备10种电机,即使是做成模块,你还得备10种模块。但是如果标准化设计,现在只用两种电机,相应地就只有两种电机的模块,互换性增加,呆料压力大幅下降;需求整合到两种电机,预测也更容易,需求变动也更小,电机模块的库存也会大幅下降。标准化的另一好处是减少供应商数量。以前有十个供应商,因为有十种发动机;现在两个就够了,因为只有两个型号。这样,供应商所得的生意量大了,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即使库存总体水平升高,库存周转率也会升高。结果是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周转率升高,尽管不是"零库存",也算向前迈了一大步。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另一端是客户管理。成品不备货,意味着客户下单后得等一段时间。如果产品销路好,处于市场领先水平,客户愿意等;否则影响销路。2009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在新模式下,海尔冰箱运作良好,空调则不。一方面空调有空调的特点,例如季节性强、气候难以预测、销售点不愿承担大风险积压库存;另一方面,海尔的空调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更大,不具备电冰箱的竞争优势等。这些都取决于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此处不予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