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七大浪费之过度质量控制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七大浪费中好像没有“过度质量”控制这一浪费,其实过度质量是一种概念而不是表现形式。过度质量控制会产生诸如“多余的工艺、库存、搬运、返工”等具体浪费,目前很少对过度质量控制的关注,但在很多企业都普遍存在。
所谓“过度质量”是指企业对质量的控制超出顾客的需求,或许正吻合很多企业提出的“超越顾客”的理念和口号。有时候“超越”是有意识的,想做出比客户期望更高的产品或服务;有时候“超越”是无意识的,因为并不清楚客户有哪些要求,多一点总是会更好吧;还有一种有意识是基于部门的,比如质量部的想法是各方面都严格把关,严防“漏掉”问题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真有那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架势。
前面那句话是突然跳出的,写完后发现真的很贴切(开心)。大家都知道这是蒋先生极为反动的政策,其实蒋先生也很无奈,因为无能判断真伪,放了共党可是危机自身安全,所以宁可错杀。这是夸张一点的企业质量管理写照,因为不了解客户,只能付出代价,而且这个代价不是质量部门付(不关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汽车行业:很多部件在产品中根本无法被看见,但对于绝大部分零件的外观都严格控制,最初认为这些老外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严谨态度非常值得敬佩,现在看来把方法用到极端可能是他没有思考,就是俗话说的“死脑经”。
手机行业:外观检验有严格的管控流程,具体到某个黑点不能超出0.1mm的标准,最有意思的曾经一个质量部的同事用“激光扫描测量仪”(忘记设备名称)的来测量有个点是否超出0.1mm的标准,其实顾客并不关注类似这样的问题,即使购买手机后的某一天发现了显示屏边缘的某个小黑点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在企业中曾经导致的现象是很多人都不愿在生产线做质量检验的岗位,因为无时无刻不提心吊胆,因为那些她们没检查出“问题”经常被质量部门的同事检查到。生产线的检验是要跟上十几秒节拍的,而质量部一个手机可能有30分钟的检验时间。提心吊胆的同时不能不放慢速度,因此整条生产线的产出下降。
密封件行业:密封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密封,而企业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来修理外观,为此增加大量工艺和人力、不合格和报废。
陶瓷行业:色差被分解得非常细,每批下线产品都要分拣成很多品种,一致出现很多被称之为“小色号”的产品,暨这些色号的产品量非常小,以致绝大部分是无法销售的,直接导致成本。而客户对色差的挑剔远远没有她们想像的那么高,这些色差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分出来。
机加工行业:很多企业的每个加工环节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才能进行下工序,等待、搬运、库存运营而生。
总体来看,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过度的质量控制让企业增加检验流程,投入检验设备,增加不合格或报废...,存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这些都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也许是一个很多的数字,一个很大的比率。
质量控制很重要,“度”的把握很关键,而“度”关乎于顾客。很多企业口口声声“顾客是上帝”,但它们根本就没有去了解顾客,也没有机会真正去了解顾客,结果就有很多“军阀”的作风。
昨天一个朋友有一个例子,用在这里不知道是否恰当:如果顾客需要的是一杯水解渴,而你提供的是经过18级层层过滤和消毒的xx水,层层筛选,一缸水就产出这一杯,顾客不见得会买你的帐(即使你不卖更贵),也许顾客还会以为你是神经病,因为普通的饮用水就能够满足顾客解渴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