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化生产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均衡化生产是准时化生产(JIT)的前提,也是消除过程积压和价值流停滞的有效工具。对流程型产品而言,TOC技术是实现均衡生产的最有效技术,TOC的核心就是识别生产流程的瓶径并解除做到工序产能匹配,提升整个流程的产能,因为瓶径工序决定了整个流程的产能。系统中的要素是不断变化的,流程中的瓶径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改善必须是持续的。
实行均衡化生产可以得到以下收益:1)缩短生产周期;2)减少半成品积压;3)减少生产面积占用;4)容易暴露问题点;5)快速适应市场与计划的变更;6)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7)有利于安全生产;8)减少管理成本和损失
3月份我们启动了山东某功能糖生产企业的精益生产项目,功能糖生产是典型的流程型产品。该企业之前的生产模式是模块(集中)式,与均衡化生产是完全对立的,产品生产尤其是流程型产品的生产更应该是均衡连续的。模块式的生产方式将整个生产流程隔离得支离破碎,所以生产现场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显得非常无序凌乱,造成大量的半成品积压,两个生产车间推行均衡化生产以前生产线上存在中转罐的半成品折合成淀粉的量是200多吨;每个工序各自为政,操作员工关注的是本工序的产量而不关注整个流程的成品产量,客户购买的是成品不是半成品,过多的半成品耗费过多的人工和设备,所以总是感觉人手不够,这些资源是在生产过量的半成品;由于料流不均衡连续,造成设备时开时听,不仅浪费能源,同时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产生不合格品。
为了使生产流程顺畅,首先实施均衡化生产,生产车间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做了以下工作:1)封停中转罐,工序间只保留一个中转罐,并且要求设备不停机,目的就是减少半成品存放的空间,也就是减少员工犯错误的机会和依赖心理,强迫实现料流的均衡连续,目前生产流程上封停11个中转罐,流程中积压的半成品减少了110吨淀粉量;2)应用TOC技术查找解除流程瓶颈。3月份以前脱色过滤是瓶颈工序,解除的方法是增加一台板框,之后异构工序又成为了瓶颈工序,解除的方法是更换异构酶,解除之后离交又成为了瓶颈工序,解除的方法是采取技术革新,减少换柱时间,提高流量,目前由于自产淀粉乳的问题,造成脱色过滤又成为瓶颈工序,目前正在技术攻关。造成流程不顺畅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瓶颈工序和设备故障,最终的原因是人!
实施均衡化生产车间产量效果对比:
企业经营中采用模块(集中)式而不是均衡流水式的工作方式比较常见,集中干完一个操作步骤再集中干下一个步骤,表面看好像是干得快,实际是慢,他们的理由是人手不够只能这样干,殊不知正是这种方式导致人手不够。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拖拉造成工作的“积压”,最终的结果是忙得要命,将计划做好,工作及时完成,问题及时解决,不就是管理的“均衡化”吗?该企业去年也自主搞过精益生产推行,但因为没有认识到流程均衡的重要性,只是在某些具体的点上下功夫,某个工序产能提高了,但整个流程不顺畅只能造成更大的积压和更多的混乱。
亨利●福特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摩登时代》就是流水线生产的鲜明写照,可以说流水线生产就是工业大生产的标志。我们的先祖大禹治水使用的也是这个方法,通过挖河道疏通将黄河水流入大海,根治了水患,而鲧采用截堵的方法导致洪水泛滥,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仍然在做这样的“傻事”?
仔细深究,我们这样做“傻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农耕思想”。农民种地,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尤其是播种和收获阶段是集中的,生长阶段是长期等待,这是农作物的特性决定的,粮食收获后喜欢储存,害怕来年收成不好。而工业生产追求的是快进快出,价值的快速流动,这就是为什么农耕文明逐渐淘汰,工业文明是主流的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包括现代的我们仍然摆脱不掉,集中的工作方式就是这种“农耕思想”的显示,我们仍然是用种地的理念来生产工业产品,甚至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比如过春节,春节前我们忙着备足年货,春节后不到十天的时间吃进了大量的鱼和肉,喝进了大量的酒,很多人这样做的理由是“这是风俗,大家都这么做”,这种集中吃喝的结果是伤害了身体。如果我们将这些好东西均衡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消耗掉,那这两个月里每天的饮食都是丰盛的。
虽然现在是工业文明时代,但我们的思想仍然是“农耕思想”,我们的做事方式仍然是“农民种地”,正如大野耐一先生说的“顶着农业的脑袋是生产不好工业产品的”。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们仍然顶着农业的脑袋来生产工业产品,这是非常可怕的。必须尽快转变思想理念,掌握科学的工具和方法,使我们成为工业文明社会真正的工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