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S进行营销目标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5S活动产生于日本,最初为2S,即“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的合理利用与生产上的安全。后因生产控制与品质控制的需要,逐步推出了后续3S“清扫,清洁,素养”,最终形成5S。
5S管理的精髓和营销目标的完成是一致的,都需要低成本、高效益、品牌形象化、市场操作标准化和员工激情的创造等内容,所以用“5S”规范进行营销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第一个S——清理
内容:坚决清理不必要物品。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以外,其他的都清除或放置在其他地方。
目的:腾出有效使用空间,防止工作时误用或掩盖需要物件。
应用于营销目标管理上:
1.全面检查自己营销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为完成目标所实施策略的正确性、资源的必备性、实施的适时性、评估的准确性等内容。如销售业绩上不去,我们就要分析是否品牌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
2.将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哪些资源是完成目标必需的、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是目前缺少的。如将销售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名,可能会认为是人员推广是目标必需的、品牌推广宣传是必要的、增加不增加门卫是不需要的,而有效的传播是目前缺少的。
3.坚决清除无使用价值的资源,将必需资源放在首位。如进行品牌的打造,需要品牌策划人员和品牌宣传人员,我们就要先储备这些资源,而对于增加不增加几个门卫似乎和品牌宣传没有太大关系,可以放在最后甚至不予考虑。
第二个S——整理
内容:合理放置必要物品。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定点定位放置,必要时加以统一标识。它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目的:使工作场所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创造出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找寻物品时间的浪费”。
应用于营销目标管理上:
1.针对营销目标将公司的资源进行分类,如人员、品牌宣传、物流便利等因素按照必需、必要、不必要、不需要、缺少的等内容一一列明;
2.将资源和各个分目标进行量化和质化,将各要素对营销目标的完成进行影响度分析,以便确认资源利用和目标实现的关系,为资源利用最大化提供依据。
第三个S——清洁
内容:彻底清洁工作场所内物品,防止污染源(污迹、废物、噪声)的产生。
目的:保持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并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以保证员工、顾客产生愉快的心情。
应用于营销目标管理上:
1.对实现目标的总负责、资源利用等内容按照人员进行责任到人,分清人员的责、权、利;
2.为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快速达到标准,目标管理也要达到“四无标准”(无资源没有价值、无资源没有进行管控、无资源管控没有管控、无资源不充分发挥优势)。
第四个S——维持
内容:将上述3S实施步骤制度化、规范化,并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查、奖励措施。
目的:通过强制性规定,培养员工正确工作习惯,长期维持并保留以上3S成果。
应用于营销目标管理上:
1.将以上3S步骤制定标准工作文件,也就是将目标责任化、人员岗位化、工作流程化、执行规范化;
2.对工作目标设立要求标准,制定奖罚办法,进行工作的目标化管理;
3.对人员的工作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
第五个S——素养
内容:采取各种方式,使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严格遵守企业规则,培养员工主动、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状态。
目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习惯、遵守规则的企业员工;营造企业氛围,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应用于营销目标管理上:
1.召开员工会议,由员工讨论怎样实现营销目标的议题,提出操作制度、标准及实施目标的奖罚标准;
2.针对特定的营销目标,如铺货率的完成,实行强化周、强化月劳动竞赛。
当然,利用5S管理进行规范其它的企业目标行为,经过改进实施,其管理思想也可以得到类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