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价格体系的建立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对于原材料引起的涨价,个人认为供应商至少应该提供原材料的涨价依据。比如:做PCB的至少要提供基材、PP、铜箔、油墨供应商的涨价单(以此类推:主要原材料的涨价单)。即使这样还要考虑:原材料的涨价幅度是否真的已经让供应商吃不消?类似的其他供应商也多次提出涨价要求?同行竞争对手的供应商也在涨价?自己公司能吸收这次合理的涨价?简单地说:涨价绝对是要有理有据的、合理的、对自己产品的售价和利润不会造成较大影响。按照我的经验,对于一般的加工产品(贵重金属、有色金属为主要原料除外),原材料涨价低于20%,供应商要想涨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下面重点来说:建立参考价格的问题。
建立参考价格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采购员不断更新、不断维护。但对于每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建立一个体系。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1、定位。
(1)定位自己:一个企业的采购经理,首先要定位好企业,只有定位好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达到的目标又是什么?企业是技术创新型企业?来料加工企业?在行业内属于大型,中型,还是小型企业
(2)定位供应商:定位好了自己,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都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供应商的选择同样需要“门当户对”)。
对供应商进行分类:
战略合作供应商:价值高的、对产品影响大的是关键原材料,这类供应商重点发展为战略合作供应商(前期重点考核、不轻易更换)。约占供应商数量的10%-20%。)
重要供应商:采购金额大,但产品技术含量不太高、材料的可替代性强。这类供应商数量应该比较大,适合公司定期的招标、议价、供货需求。这类供应商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每大类物料有多家供应商,甚至每一个物料编号的物料都有多家供应商可以供货(当然这与所在公司的规模、采购金额也有关系)。这类供应商的数量应该最多,约占60%-80%。
一般性供应商:辅料、小配件等低值易耗品的供应商。这类产品种类特别多,单件采购金额小,整体采购金额也不大。类似于配套公司的小商店:经营灵活、响应及时。这类公司约占10%-20%.
(3)定位原材料哪些材料是重要的原材料?哪些是价值高的原材料?这个需要和公司研发部门的领导、公司高层一起商议、确定。
2、制定策略和办法
(1)集成电路IC、核心模块根据前面对公司自身的定位,确定应该选择总代理、一级代理、
经销商、贸易商合作。如果可能,当然直接找原厂了。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性,不是所有IC都得从战略供应商那里采购的。做通信的,功放管、数字芯片、隔离器、滤波器、电源等等产品。这些当然得从战略合作的供应商那里采购。而一些普通IC、通用器件就不是必须的。这个需要合理分类。对于战略合作供应商的采购议价是有相当的技巧的。既要达到降价的目的,还不能因此造成质量下滑得不偿失,更要维系战略合作的关系。对战略供应商的降价要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
a.年采购量、采购金额扩大;
b.供应商原材料价格下滑;
c.供应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d.研发部门通过更改工艺、更改原材料、表面处理改良等。比如:机加工产品改压铸产品。
e.改善供应商效率及良品率降低成本。比如:通过品质圈活动,协助供应商改善直通率。
即通过真实地降低供应商的成本来达成降价。
而对于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需要特别注意。有时供应商为了争夺份额,进行大幅降价。而降价后经常会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了解供应商实现成本降低的途径;对供应商降价产的产品进行封存,以备后续对照;对降价后产品需加强检验。
注意事项:
对于不能直接从总经销或原厂采购的产品,采购员需定期按照产品预测数量从IC交易平台上询价。并形成为采购员的例行工作。
对于原材料占成本比重大的有色金属结构件、线缆、塑胶产品,采购员需要时刻关注这些有色金属的价位、石化产品的价位。这些通过有色金属网、塑胶网等可以方便的获得价格。
(2)对于重要供应商的高价值物料的成本控制。可以根据半年或一年使用量进行招标。采购部需要对这类产品多开发优质供应商,保持价格竞争、买方市场的态势。采购员可以按照采购金额排序,每月对前100项、200项进行分类询价。这里面操作的细节很重要。
a.预测用量一般采用年用量;
b.一定记得分类询价。找专业的公司提供专业的产品。最忌讳用BOM询价。
c.不可让一名采购员担任太重的询价任务,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d.主管要定期抽查询价的结果。对于效果较差的采购员要进行培训、轮岗,甚至弃用。
e.询价结果需要主管进行分析、总结,并选择合适时机予以应用。
(3)一般性供应商尽量选择合作时间长、配合好的供应商集中采购。而对于采购金额比重大的产品,需要采购员一个季度左右集中去批发市场了解市场的零售价格。对于市场价格下降而不及时调价的供应商予以警告。如果再次发生,可以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