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手段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对于抽样检验得到的数据,往往需要借助某些工具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的质量检验结果。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老7种手段和新7种手段,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直观地反映抽样检验的数据,因而在采购质量控制中有很好的应用。
1.老7种手段
老7种手段是指:查核表、分层法、帕累托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点图。
1)查核表
查核表(check sheets),也称统计分析表或查检表,是用来记录事实和分析事实的统计表。查核表用简单的数据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再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目的是要记录和统计某种事件发生的频率,用于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
2)分层法
分层( stratification)就是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生产条件相同或某些相关因素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组,把划分的组称为层。通过数据分层可以将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得更清楚。常用的分层依据包括作业条件、材料、机械设备、人员、时间、环境气候、地区和产品等。
3)帕累托排列图
帕累托图(Pareto diagram)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排列图,图形在坐标轴的纵轴有两种衡量尺度,左边是质量特性,右边是百分比。
4)因果图
因果图(cause 8L effect diagram),也称为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是将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与造成该特性的重要原因(要因)归纳整理而成为图形。由于其外型类似鱼骨,因此一般俗称为鱼骨图。该图形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先生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头向右者为原因分析鱼骨图,而鱼头向左者为对策分析鱼骨图。
5)直方图
直方图( histogram)是将一组测量数据按其在各区间内出现的频率分布绘制成柱状图,以调查其平均值(集中趋势)与分布(离散趋势)的范围。主要有常态型(正常分布情形)、锯齿型(由于分组及组距测定有误差所造成)、右高或绝壁型(由于某种规格限制所造成)、双峰型(两个不同群体混合所造成)、高原型(数个平均值差异不大的群体混合所造成)、离岛型(不同群体混入造成之异常现象)。
6)控制图
控制图(control chart)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 A. 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控制图并使用后,控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另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控制图是以统计方法计算中心值及控制界线,并据此区分异常变异与正常变异的图形
7)散点图
散点图( scatter diagram)是将一组对应的两种质量特性数据(x,y),点入X-y坐标图中,以观测两种质量特性是否相关及其相关程度。从散点图可发现统计量X和y大致有如几种情形: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无关。
2.新7种手段
许多质量问题属于文字语言的表达,为了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质量管理手法亦随之发展演变,因而产生了所谓的新质量管理7种手段。新7种手段包括箭线图、关联图、KJ法(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及过程决策计划图。质量管理新7种手段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主要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行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预防,新的7种质量控制工具与其相互补充。
1)箭线图法
箭线图(arrow diagram method,ADM)法,又称矢线图法,是双代号网络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箭线图中的箭线表示质量控制工作中的活动。图10-5是箭线图举例,其中箭线表示质量控制中的活动,节点表示活动开始或结束事件,箭线旁的数字表示该项活动需要的时间。箭线图是制订某项质量工作的最佳日程计划和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质量控制活动繁多、关系复杂、衔接紧密的一次性质量管理项目上。
2)关联图法
关联图(inter-relationship diagraph)是指用一系列的箭线来表示影响某一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连线图。质量管理中运用关联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制订TQC活动计划;制订oc小组活动计划;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制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