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方法与理论概述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生产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自有生产活动以来,生产劳动过程中潜伏的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也随之同行,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它所造成的危害将是严重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安全管理学便是将安全与管理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安全问题的诱发因素入手,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扼制事故的发生,达到防患未然,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
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是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不受到损失,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一)安全管理在国内外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自从使用火以来,就开始同火灾作斗争。防火技术是人类最早的安全技术之一。早在公元前700年,周朝人所著的《周易》中就有了以水灭火的记载。到北宋时已形成了严密的消防组织。除防火之外,我国古代在采煤的通风、防止瓦斯中毒、防止冒顶以及建筑施工时避免施工伤人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较为科学的安全技术。
国外的情况大致相当。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就设立了以维持社会治安和救火为主要任务的禁卫军和值班团。到公元12世纪,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17世纪颁布了《人身保护法》。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伤亡事故也接连发生。迫于工人的反抗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资本家也开始注意安全问题,19世纪初,英、法、比利时等国相继颁布了安全法令。虽然此时的“安全”带有一种慈善和人道主义的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安全管理和保险事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工业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相继发生,如全球范围内的九大公害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由于现代工业的安全管理和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目的基本一致,近几十年来,安全技术和管理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有些企业开始实行设置专职安全人员,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和技术体系。50到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工业化过程对社会进步的全面影响,开始注意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与安全卫生状况。在这种背景下,70年代初,形成了针对劳动安全卫生的立法高潮。美、英、日等国的劳动安全卫生法或职业安全卫生法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到了8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和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劳动安全卫生重大事故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因机械事故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惨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劳动安全卫生,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
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劳动者是发展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理应得到积极的保护,这是社会主义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做好劳动安全卫生的立法工作;二是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制度,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三是稳定和壮大劳动安全技术力量,逐步走向社会化服务;四是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保险密切结合,五是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
(二)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学的分支,也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安全管理理论、原理,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体制、管理方法、安全法规等。安全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我们研究本学科时,还必须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使安全管理学得以提高效益,并能深入理解安全管理学的规律。
安全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具体地说,研究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1)理论方面:研究安全管理学的本质规律,形成既体现管理又体现安全两个特色的我国自己的安全管理学。研究安全管理学自身的理论,为安全管理方法、措施、手段提供理论依据。(2)实践方面:研究安全管理的决策、对策、系统科学的方法、控制论的方法、信息的开发和使用。安全法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一系列管理方法、研究安全检测的手段等。
安全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目标决策法、因素分析法等。安全管理学研究必须掌握以下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