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生产管理 >> 正文

培训文章

从规模经济到柔性制造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一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历史背景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但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层次简单,业主直接与所有的顾客、雇员和协作者联系,采用的是作坊式单件化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者在产品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又称“技艺’‘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价格高、生产周期长。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产品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复杂性增加,这就要求制造业采用更复杂的生产技术并增加产品产量。大型设备的使用和多台机器的联用不仅是技术复杂性的要求也是批量制造所必需的。使用机器的制造过程自然牵涉到众多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协调劳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显然优越于市场方式。    
1913年美国人福特(Henry Ford)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使制造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量生产方式主导了制造业近百年对于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满足人类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今人类所使用的工业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由大量生产方式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    
    2.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学家公认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就成为测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尺度。    
    3.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造生产理论。因为大量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使用现代机器基础之上的所以无论今后制造生产方式如何变动这套理论都具有被吸收、借鉴和引用的价值。
二、柔性制造系统的诞生    
7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和发展品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满足买主要求的新产品并以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呈现出日趋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消费者不仅要求购置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性能的产品.而且希望产品具有恰好满足其感受的特性。这些变化使以单品种、大批量为特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的另一挑战来自于企业内部。大批量生产方式及其科层组织结构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平稳的市场环境、低素质的雇员、决策者及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如今这些状况都改变了,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组织与管理的合理性。特别是企业员工追求人格全面发展的动机同以监督和控制为基调的科层组织体系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原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如今却容易造成摩擦与内耗。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量生产方式组织与管理的合理性。    
大批量生产方式面临的困境使制造企业开始将价值取向转移到市场和顾客.将制造战略重点转移到质量和时间。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一批企业纷纷开始了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探索与开发。所谓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就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和制造集成为一个整体,能生产小批量的定制产品其成本可以与以往只有在大批量生产下的成本相比,它废除了规模经济的法则,实现了速度经济,适应了市场需求多变性的要求企业再也不需要通过生产成千上万件相同产品来降低单位成本了。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管理人员想生产一种新部件不用改变机器只用修改计算机程序就够了从而大大简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柔性制造系统给组织带来一种新的竞争优势使组织能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更短的时间生产出品种更广泛的产品避免了因顾客需求变化快而导致生产线变更的巨大费用。    
日本有专家曾预言,21世纪包括中小型企业在内若企业不使用柔性制造系统将失去产品的竞争力.甚至无法维持企业的自身生存。柔性制造系统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是因其集高效、高质量及高柔性三者于一体解决了近百年来企业生产过程中中小批量和大批量多品种生产自动化的技术难题因此.柔性制造系统的问世是机械制造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历史性革命。
三、从规模经济到柔性制造的理论分析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从20世纪初叶到80年代,以大批量生产为标志的传统制造方式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这种制造方式的理论基础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经济性的规律,其核心概念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单位产品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规模收益递增。在传统制造方式下,制造企业能以无限批次和规模生产许多种产品,其选择由对角线所限定小批量生产考虑到较高的产品灵活性和生产订单但由于运用工艺设计来定做产品,故其批量必然较小。大规模生产具有较大的批量.但生产的灵活性有限。连续加工能够生产无限数量的单件标准产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开始向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转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以规模经济为竞争优势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遇到了挑战。柔性制造方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柔性制造方式使制造能够突破对角线的限制,同时增加批量产品灵活性,当其达到最高水平时可以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即每一个特定的产品都按照顾客的具体要求生产。

上一篇:面向21世纪的柔性制造模式-模块化生产 下一篇:柔性制造技术及应用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