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普瑞思咨询网站!
服务热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文章 >> 研发项目 >> 正文

培训文章

实现从研发管理到创新管理的转变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一、创新管理的理念:从研发链到创新链的拓展
创新管理的重点是搭建创新链。通常理解的研发是指由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科技活动组成的链状结构,可称之为“研发链”。我们所认识的创新,则是指从创意到形成市场价值的全过程,既包括研发链,也包括“产业链”(产品—小试—中试—产业)和“市场链”(商品供应—流通—销售—服务)。这三条链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可称之为“创新链”。在创新链中,环节间联结互动,链条间整合贯通,呈现出研发牵动产业、产业构建市场、市场引导研发的螺旋式推进态势。创新管理将创新链纳入管理范畴,在拓展科技发挥作用空间的同时,也契合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创新的竞争形势催生科技管理模式变革。当今世界,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是国家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科技工作必须肩负起三个重担:保持长期发展和持续提高质量效率的双重任务、开拓国际市场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双重使命、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双重要求。这就需要研发、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全面支撑,科技管理工作也必须从近期与长远、供应与需求、传统与新兴产业等多个层面进行部署。
科技管理应覆盖创新链的所有环节。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且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研发链被大大压缩,研发与创新其他环节的联结更加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市场决定研发的局面。这一状况使得对研发实施独立管理的意义相对弱化,而对创新链强化管理的需求则急剧上升。随着科技基础条件、资金、知识产权、信息等创新资源的社会化程度明显增强,科技项目的工程化、集成化趋势愈加显著,科技人才的流动化、国际化、团队化日渐突出,迫切要求科技管理覆盖整个创新链的所有环节。
二、创新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系统有效
实现从研发管理到创新管理的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构筑系统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行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得到普遍认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目标的系统性。研发过程不但要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而且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产业的发展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不但要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信心。创新的目标不仅是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创新过程涉及到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并通过满足市场的需求来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商业化、市场化。科技进步不断为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必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反过来,研发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励和引导。研发活动、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和反馈关系。三是创新活动的多样性。知识与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往往都是创新的不同参与者交互学习的过程,是产业界、政府和学术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在这种交互学习和相互作用中得以完成,体现了创新活动的多样性。
系统有效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创新系统涉及到许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既有分工,更需要合作。某一环节的成效难以保证创新的成功和实现创新的系统目标,局部成功并不能带来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创新系统中的活动者之间缺乏互动和反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配置不当,技术转移失效以及信息获取与吸收能力不足,都会限制创新和知识的扩散,导致创新系统的低效甚至失效。有些国家拥有强大的科研基础却难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有些国家由于缺乏科技实力而难以维持已经形成的市场竞争优势。深入理解创新的系统性,从创新链的综合视野看待创新管理,就是要使决策者、管理者和创新过程的参与者自觉发现并加强创新链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实现创新的系统目标。
创新管理重在体制机制和环境建设。创新管理必须符合价值规律,以实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使资源和各类要素形成价值。国家创新管理要实现创新系统与社会经济需求的整体优化,统筹整合研发链、产业链和市场链,解决在创新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仅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要通过完善体系和制定有效的政策,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调节、整合、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建立起不同创新参与者之间的高效互动、交相促进和创新要素之间高效联结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创新体系的系统有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系统目标。
三、无形资本是目前我国创新管理的“短板”
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科研投入、项目、人力资源、机构、规章制度及论文等已有成绩和成果,作为可见的要素,可以称为有形资本。在传统的研发管理中,往往只关注这些因素,而对影响创新的其他因素,诸如政策、信息、金融、创造力与创新氛围、创造方法与价值观、创新行为的连续性与持久性等重视不够。这些不可见的因素被称之为“无形资本”。无形资本对创新价值的形成更具影响力,但目前我们还缺乏无形资本的管理经验,这已成为创新管理的“短板”。
无形资本在创新中至关重要。无形资本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在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放大作用。创新链各子系统中的众多创新环节,只有借助于信息流、知识流、信任流等无形资本要素的互通,才能形成有序的流动。无形资本建立的反馈通道,使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观念、产品价值等在创新链各环节反复传递的过程中不断放大,最终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其次,无形资本可对有形资本进行多次利用和深度开发。如果把有形资本看作创新的“硬”要素,那么无形资本就是创新的“软”要素。有形资本为创新提供的是“原料”,而无形资本则提供了将“原料”做成成品的动力与加工流程,并从不同方面对有形资本进行多次加工,产生更多的价值和贡献。需要强调的是,无形资本管理也是一种知识管理。这一管理在关注技巧的同时,也给主体、原因和目标等予以同样的关注,在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集成的基础上,提高创新的效率。
无形资本管理应大力强化。目前,我国创新管理中对无形资本问题研究太少,重视不够。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加大对无形资本开发的投入,强化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加强创新方法、创新文化、创新团队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力度。由于无形资本管理自身的复杂性及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中的无形资本评价缺位。例如,目前单纯以文章的发表数量、影响因子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贡献的标准,往往导致创新趋向的偏移,应当加以扭转。
四、创新管理的途径是统筹与集成
实现创新管理,其实质就是有机整合参与创新系统行为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从而形成机制性的分工与合作、社会化的创新氛围和千军万马参与创新的局面。
全要素衔接。创新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单一要素的绩效,更取决于要素之间的合理衔接所反映出的整体绩效。创新管理就是要在创新链上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强化无形资本要素与有形资本要素的联结。只有在管理上把体现创新“硬实力”的有形资本要素和体现创新“软实力”的无形资本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创新的“巧实力”,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多元化集成。在创新管理的顶层设计中,应打破条块分割的限制,将分散管理的创新单元、子系统加以整合,实现各创新子系统之间的融会贯通。要强化研发、产业、市场等各环节之间及三条链之间的联系和调控力度,推动公共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研发链要处理好大科学的规划性与科技创新的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产业链、市场链要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在创新过程管理中,多元化集成既需要加强创新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环节之间的关系协调,又需要遵循创新自组织发展的规律,发挥方方面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协调统筹与创新的自组织特点有机结合。在创新管理导向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由以往分散的项目研发转变为整体创新的基地建设;由以往科技仅为经济的供应方转变为科技与经济、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由过去单一学科、单一部门为研发主体的科技发展方式转变为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合作研发的方式。
推进管理方式变革。创新管理方式的重点在于“明确责任,加大投入,营建环境”。“明确责任”指理清政府和企业的分工。政府主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加大投入”指把增量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在当前形势下,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将创新活动更好地与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人才激励、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等方式引导创新要素向发展的需求聚集。“营建环境”指创造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条件。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网络化运行,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创新。
强化机制创新。创新管理的机制建设,一是完善联合机制。要在现代创新体系中导入联合机制,加强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沟通,提升子系统内部与子系统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强化激励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组织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和实施多渠道、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三是着眼长效机制。要探索建立鼓励创新的稳定支持方式,通过建立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加强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设创新文化,营造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创新氛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创新推动发展模式变革,新的发展模式呼唤新的管理方式。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管理一定会对提高效益、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如何做好年终绩效考核与下年度人力资源规划及人才储备战略建设 下一篇:高级销售管理


上海创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36338510 /36539869 传真:021-36338510 邮箱:info@purise.com 网址:www.purise.com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1102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