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的机能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看板最初是丰田汽车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从超级市场的运行机制得到启示,作为一种生产、运送指令的传递工具而被创造出来的。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机能。其主要机能可概括如下: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这是看板最基本的机能。如前所述,公司总部的生产管理部根据市场预测以及订货而制定的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总装配线,,各个前工序的生产均根据看板来进行。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上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前工序则只生产被这些看板所领走的量。“后工序领取”以及“适时适量生产”就是这样通过看板来实现的。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的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各工序如果没有看板,就既不进行生产,也不进行运送;看板数量减少,则生产量也相应地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以及过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附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很易于管理。并且只要一看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本工序的生产能力利用情况、库存情况以及人员的配置情况等等。
4、改善的工具。以上所述的可以说都是看板的生产管理机能。除此以外,看板的另一个重要机能是改善机能。这一机能主要通过减少看板的数量来实现。看板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工序间在制品库存量的减少。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制品库存量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产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而且,即使有人员过剩,也不易察觉。其结局是高库存,带来人员、时间以及材料的浪费。而在JIT生产方式中,通过不断减少看板数量来减少在制品库存,即使上述这些问题不可能被无视。在运用看板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工序设备出现故障,生产出不合格产品,根据看板的运用规则之一“不能把不合格品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所需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全线停工,由此可立即使问题暴露,从而必须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进行改善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使生产线的“体质”不断增强,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JIT生产方式的目标是要最终实现无库存生产系统,而看板则提供了一个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