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概述
物流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物流企业可分为第一方物流企业、第二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一方物流指的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自行组织的物流;第二方物流指的是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基础物流服务提供者组织的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 3PL)则是指系统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组织的物流。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服务进行外包,第三方物流取得了快速发展。有关资料表明,日前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为76%,美国约为58%,目前全世界3PL企业的业务收入每年正在以15~20%的速度快速增长。第三方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但是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之一。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以外,还包括财务经营风险、投融资风险、客户流失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等。由于后一类风险在各类型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并且风险管理主要关注纯粹风险,因此本文将按风险管理的 过程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纯粹风险管理问题。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只有识别了企业面临的风险,才可能采取措施管理风险。物流是一个拥有清晰工作流程的行业,因此采用流程图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企业在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纯粹风险:
1、交通肇事风险和他人过失造成的风险。这是在运输环节存在的最主要的两种风险。前者是指运输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物流企业承担。后者是指虽然企业的司机完全遵守交通规则正常行驶,但由于他人的过错而造成企业运输工具和货物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企业一般能得到经济赔偿,但因此而延迟送货等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货物的灭失和损坏带来的赔偿风险。这种风险存在于物流的所有环节,发生的原因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引起货物受潮变质等。主观因素包括不当包装、野蛮装卸等造成的货物损坏。
3、员工人身意外伤害而带来的赔偿风险。只要有人参与的工作就存在员工意外伤害风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交通事故而造成驾驶人员致残或致死;在储存、包装、装卸的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不当操作产生的工伤事故也时有发生。企业不仅要承担员工意外伤害造成的经济赔偿责任,而且员工因伤、因残离岗也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企业财产风险。在物流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人的参与,还需要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企业有形财产。企业面临的风险一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如火灾给企业财产带来的损失风险,二是因偷盗等犯罪行为而引起的企业财产损失。
5、延时配送和错发错送带来的责任风险。该风险主要发生在配送和运输环节。物流企业可能因交通状况等不能做到及时送货;由于信息传递出错、工作人员马虎而造成货物的错发错送。企业和客户签订的“物流服务协议”中一般明确规定物流企业承担“准确、及时送货”的责任,客户往往依据该协议提出索赔,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6、环境污染和危险品泄露风险。在物流企业工作的所有环节中都可能出现这两种风险。环境污染风险主要包括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装卸搬运环节的粉尘污染,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造成的废弃物污染等。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污染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危险品泄露风险是指由于包装不当等造成危险品的泄露而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的评价和管理
评价风险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小。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风险自留和转嫁(保险),后者包括放弃和管理。
(一)减少风险损失
1、风险最小型,即风险发生概率小,造成的损失程度也小。这种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般很少发生,例如由于天气原因关闭高速公路导致企业因延迟送货而承担违约赔偿金。这种风险几乎不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大的冲击,也不具有经济上的可保性,因此企业可以进行风险自担。
2、风险较小型,即风险发生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在物流企业中,这类风险的典型代表是企业运送易碎商品或生鲜食品时,即使企业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小心储存和装卸,也难免在送达时发生少量的货物受损或变质的情况。这类风险由于发生频率高,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意承保,即使承保,费率水平也会很高。这类高频低危事件,对企业并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只要企业能正确地估计损失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提前做好财务安排,风险自担是最明智的选择。
3、风险较大型。即发生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在上面提到的物流企业的各类风险中,交通肇事风险、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企业财产风险都属于此类低频高危风险。这类风险虽然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将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如前通讯巨头爱立信就因配件加工工厂发生火灾影响生产和经营导致几乎退出通讯市场。然而,此类风险恰好属于可保风险的范畴。所以企业在管理这类风险时,要将大部分或全部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团体意外伤害险和企业财产险等。通过保险的方式,即使风险发生,企业也只用承担有限的经济损失。
4、风险极大型,即发生的频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这类风险在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因为它不仅损失频率高,而且损失程度严重,一般的企业是不可能承受这种风险的。如运送艺术珍品就是此类风险的典型代表。因为艺术珍品价值连城,对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的操作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被偷盗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发生货物损毁或失窃,物流企业几乎肯定会马上破产。对于此类特殊货物,虽然报酬会很高,但理性的风险管理者应该选择放弃,从而完全规避这种风险。
5、发展绿色物流。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和装卸等物流活动。中国的《环境保护法》等要求企业对所造成的污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适当的处罚。而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环境。对在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今天,物流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将更加严峻。只有发展绿色物流,做到一面追求经济效益,一面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上面的风险管理策略都着眼于风险发生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无论是保险还是风险自留,都是相对消极的方法。降低风险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管理降低甚至完全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企业就开始倡导全面质量管理,革命性地降低了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缺陷率。80年代,由摩托罗拉提出的“6σ”管理方法更是得到了惠普、花旗银行、通用电器等知名企业的广泛拥护。6σ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几乎完全消灭了出错的可能性。虽然物流企业和此类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略有不同,但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对于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重要作用。同样是物流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美国和日本物流企业的交货水平指标、商品完好性指标、正点运输率都远远高于中国管理落后、粗放经营的物流企业。要通过科学管理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物流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雇佣的大部分员工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在上岗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人身伤害、野蛮装卸等造成的货物损失风险屡见不鲜,给物流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切实规范操作方法。
2、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够及时或发生差错是导致货物错配错送或迟延交货的重要原因。现代大型物流企业的信息体系都非常复杂——客户信息、货物信息、人员信息、运输信息……如此错综复杂的信息流如果全部依靠手工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出错率也相当高。现代物流企业要想从根源上降低出错率,就必须依靠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加强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
物流管理的快捷、准确、科学和高效运转。
3、切实提高企业的硬件水平。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上下。 [①]造成巨大损失不仅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也占很大的比重。我国物流企业硬件设施整体比较落后,如在仓储设施方面,具有保鲜、冷藏等功能的仓库较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大多数是功能低下的搬运车,手搬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在运输工具方面,普通车辆占大多数。硬件设施的落后导致风险发生率大大增加,为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物流业是21世纪中国的朝阳产业,而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迈向专业化、现代化的大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但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种种风险因素时刻威胁着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方面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损失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不确定性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风险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任重而道远。